黄颡四锚虫

Bychowskyella pseudobagri   Achmerow
   

  99  浏览



形态描述

成虫形态 小型虫体,体长0.210-0.588mm,体宽0.060-0.168mm。头器两对,眼点缺如。后吸器具中央大钩2对,边缘小钩7对。边缘小钩3对为常型,全长为0.025-0.050mm,4对为雏型,全长为0.009-0.016mm。背中央大钩大于腹中央大钩。背中央大钩内外突不明显,钩的基部有一急折,形成90°,全长0.029-0.062mm,钩尖长0.007-0.014mm。附片牛角形,大小0.005-0.011×0.033-0.056mm。联结片菱形,中间有一菱形孔洞,大小为0.006-0.019×0.047-0.067mm;腹中央大钩全长0.022-0.035mm,内外突分化不明显,钩尖长0.008-0.018mm,联结片成对,每片粗如棒状,其中一片大小0.009-0.018×0.047-0.057mm。
交接器由几丁质的交接管和支持器组成。交接管粗,长0.036-0.047mm,基部膨大0.004-0.005mm,管径0.002mm。支持器几乎与交接管等长,由一镰状和一叉状结构并排构成。阴道泡形,隐约可见,直径0.010-0.018mm。

生物学

宿主 黄颡Pseudobagrus fulvidraco(Richardson)。
寄生部位 鳃瓣。

感染率与感染强度 在山东南四湖检查6尾黄颡,5尾感染,在杭州塘栖观察9尾黄颡,6尾感染,感染强度分别为1-200和15-20。

国内分布

黑龙江兴凯湖,山东南四湖,江苏太湖,浙江塘栖,湖北,广东,四川